全部资源 > > 清空筛选
笑逐颜开
课件数量:1
浏览量:70
剧情简介:1958年,党号召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做新社会的主人。这个消息使每一个家庭妇女感到振奋。温柔娴静的何慧英、耿直爽朗的小罗、嘴尖心好的胡桂珍、好吃懒做的王丽云都动了心。但是,这也引发了每个家庭的波动。何慧英的丈夫丁国才认为老婆就该在家里生儿育女,伺候丈夫。但何慧英决意参加妇女建筑工程队,丁国才一怒之下,赶走了何慧英。妇女建筑工程队在困难中诞生成长,何慧英以实际行动团结教育反对自己的胡桂珍,说服教育态度生硬的小罗,带动不愿意干活的王丽云。何慧英在工地领导、女劳模高采凤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工人干部。在劳动过程中,胡桂珍从一个嘴巴尖刻的狭隘妇人成长为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优秀工人,王丽云也从一个娇太太变成了积极工作的材料员。妻子的行动、妇女们的劳动干劲深深地教育了丁国才,使他对妇女参加社会劳动从反对、怀疑到支持赞同。他试制成了抹灰机,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妇女们的工作。参加了工作的妇女,从社会地位、精神面貌到家庭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新生活中笑逐颜开。
血染雪山堡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01
改编自畅销小说的战争动作片,由理查德·伯顿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军官率领一支突击队去拯救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将军。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卑斯山上地势凶险的城堡,六名队员穿着德军制服越过种种关卡,但其中一名成员突然神秘死亡,揭露出队伍中有内奸,于是队长策划了一个危险的计划来救人除凶。
友谊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95
电影《友谊》根据同名话剧改编。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的时候,志愿军文工团集体创作了五场话剧《友谊》。话剧反映的是曾经被志愿军从虎口救出的朝鲜妇女,勇敢掩护并舍身救助志愿军伤员的故事,作为向祖国人民献礼和汇报的节目。归国后,这个戏在北京连续演出了几十场,受到首都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剧情简介:朝鲜战争期间,我志愿军侦察兵在完成“抓舌头”任务的归途中,碰到一群美国兵正在鞭打被捕的朝鲜妇女,侦察兵们把她们救了回来。其中,一个叫金顺玉的怀孕朝鲜妇女,被美军打成重伤,已经濒临死亡。为了抢救她,志愿军女医生李芝华和护士小兰冒着危险,越过炮火封锁线,来到前沿。经志愿军战士为她献血和医生的抢救,金顺玉转危为安,孩子也生了下来。金顺玉为了感谢志愿军,给孩子起名“友谊”。排长从团部接受任务回来,和战士小杨去敌后侦察敌人炮兵阵地的情况,他们在完成任务回来时,被敌人发现。排长掩护,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让小杨把敌人阵地图带回去。小杨受了重伤,他坚持爬回阵地,报告了排长在沙田里受伤的消息后,壮烈牺牲。沙田里是金顺玉的家乡,她要求去救排长,被班长拒绝。她带上手榴弹偷偷前往。班长请示了上级,深入敌占区寻找排长,并准备用报话机将敌人的情况报告给上级。负伤在敌后的排长,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已经转移,原来侦察到的情况失效,就拖着受伤的身体,重新侦察了敌人的阵地。他因伤重晕倒在山上,被金顺玉的母亲朴大娘救回。朴大娘从排长那里知道了金顺玉还活着,孩子也生了下来,母子平安。美军到朴大娘家搜查志愿军,残酷地毒打朴大娘。排长忍无可忍,出来与敌人拼命,被敌人抓住。在敌人准备开枪杀死排长的千钧一发时刻,赶回来的金顺玉用计引开了敌人,为了救护排长,她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排长与班长会合,他们及时向上级报告了敌人炮兵阵地变化的情况,使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人们缅怀金顺玉——这位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志愿军李医生将活泼可爱的小“友谊”交给了朴大娘。
碧玉簪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61
电影越剧《碧玉簪》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由吴永刚执导,金采风、陈少春等主演。《碧玉簪》是越剧经典传统剧目,倾注几代艺人的心血。1918年,艺人马潮水、张云标根据《李秀英宝卷》和《碧玉簪全传》等书的故事,再参照婺剧《三家绝》的情节编成全剧。两年后,《碧玉簪》在上海演出获得成功,越剧从而在上海的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1963年03月29日,该片在香港上映,创造了1963年香港华语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750,000港元)。该剧为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是金采风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样式为悲喜剧,既悲得催人泪下,又喜得令人捧腹。剧中以《三盖衣》《归宁》《送凤冠》三场戏最为经典,至今传唱不衰。1962年拍摄电影时,特邀“越剧皇后”姚水娟出演李夫人一角,为姚水娟留下了唯一一份影像资料,更显弥足珍贵。剧情简介:明代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女李秀英,聪明贤惠,容貌秀丽,父母爱若珍宝。秀英年已及笄,尚待字闺中。李廷甫50寿诞之日,好友王裕夫妇偕子玉林前来祝寿。李廷甫见玉林品貌端庄,仪表不俗,有意试试他的才华,就叫他题写寿联一副。玉林即席挥毫,顺手而成。李廷甫大喜,就以秀英许配为妻。李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原有娶秀英之心,今见她被许配王玉林,心中恼恨,遂与孙媒婆密谋定下奸计。孙媒婆在秀英出嫁之日,暗中偷得她的首饰碧玉簪一支,连同伪造的情书一封,在洞房花烛之夜,有意使王玉林拾得,从中破坏他们的姻缘。王玉林拾得情书与玉簪,果然中计,气愤万分。他撇下新房中的李秀英,回到书房,任她冷清清地良宵虚度。王玉林的母亲陆氏,偶于秀英侍婢春香口中,得悉玉林婚后迄未与秀英同房,她还以为玉林年少,读书心切,不解温存,便将他拖上楼去,锁于房中。是夜,这一边王玉林余恨未消,坐待天明;那一边李秀英心中疑虑,百思不解。僵持良久,李秀英终于上前探问情由,不料反遭玉林一番凌辱。李秀英满月归家之时,王玉林不肯同去。陆氏只好劝慰秀英独自回去省亲。回家后,秀英在母亲面前强颜欢笑,处处掩饰,以免母亲知道真情。王玉林见秀英独自回去,以为她与顾文友有约在先,随即写信一封,迫令她当日回转,不许留宿一宵,并以休弃相威胁。这时,李秀英既不能向母亲说明真相,又不愿因此被休弃,玷辱家声,只得不顾母亲的盛怒,返回夫家。王玉林见秀英居然当天返回,不但使他的休妻目的未能如愿,自己反而又被母亲锁在房内,他心中郁闷,又独自坐待天明。夜深天寒,风雨凄凄。满腹委屈无处诉的李秀英,见了伏案而睡的王玉林,怕他受风,冻坏了身体,就想替他盖衣御寒,但想起王玉林素无夫妻情义,又屡次被他无故凌辱,心中一再犹豫,欲盖又止者三次,最后终因想起嫁前母亲的再三叮嘱,以及婆婆平时骨肉相待之情,毅然将衣盖上。天明,玉林醒来,见给他盖的是件女人衣衫,就责怪秀英存心不善,一怒之下,又将她一顿殴辱。李夫人得到春香的通报,赶到王家,她见玉林盛气凌人,蛮不讲理,立即写信上京,要李廷甫回来评理。李廷甫匆匆赶回,到王府面责玉林,谁知玉林以情书及玉簪相反诘,李廷甫一时无词以对,也疑秀英行为不正,拔剑欲斩。李秀英含冤有口难辩,亏得婆婆相护。他们追查情书与玉簪的来由,真相终于大白,李廷甫痛惜秀英被折磨成病,想带她回家调养。哪知道秀英为了遵守三从四德,执意不去。玉林深感愧疚,悔恨不已。于是,尊母之命,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送上凤冠霞帔,秀英不受。经过双方家长,特别是婆婆的劝慰,和玉林的再三恳求,严责己过,直至跪地请罪,秀英方才回心,夫妻终重归于好。
朝阳沟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11
豫剧电影《朝阳沟》拍摄于1965年,由曾未之执导,高洁、魏云、陈泓、高颂喜等主演,讲述了50年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建设、锻炼成长的故事。《朝阳沟》是将同名豫剧作品搬上大银幕的一部豫剧舞台艺术片,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影片的情节多以生活小事为主,非常富有人情味,以生活化的特点抓住观众,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豫剧唱段优美精彩,深受观众喜爱。剧中几个名段至今仍被豫剧爱好者津津乐道,传唱不辍。剧情简介:城市姑娘银环和家在朝阳沟的栓保两个人是高中同学,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产生爱慕之情。银环与栓保相约,高中毕业后同赴拴保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毕业了,栓保先回到家乡朝阳沟,但银环的母亲却坚决反对女儿去农村。银环被栓保接到朝阳沟后,银环妈追到朝阳沟要求女儿跟她回去,银环感到左右为难,但在拴保鼓励下,老支书又出面做银环妈的工作,银环决定还是与栓保留下来。农村的一切都令银环感到新奇,她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
传枪记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90
《传枪记》是由蔡振亚导演,张学敏、王幼童、吴晓彬、阎涤华主演的彩色戏曲片,于1965年上映。该片是根据所云平、王景中(执笔)的豫剧《传家宝》改编,讲述了小缨一家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故事。剧情简介:60年代初,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要全民皆兵,保卫祖国。小缨是生活在北方农村勤劳勇敢的好姑娘,她积极响应号召,坚决要当民兵,只是她不到年龄,没有被批准,可是她有空就练基本功。有一次,她见哥哥玉成的枪挂在墙上,摘下来就练习射击,玉成回来后硬把枪要走,小缨并不泄气,没有枪就用锄头把练,就这样她练出了一手硬功夫。小缨的爷爷是党支部委员,又是民兵老班长。他从公社开会回来,带来了小缨日夜盼望的好消息,她被批准为基干民兵,而且带回一杆崭新的半自动步枪。在小缨接枪前,爷爷对她进行考问,小缨对毛主席提出全民皆兵的战略思想和劳武结合的意义,对答如流,字字不漏,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才放心把枪交给她。小缨的哥哥玉成是青年民兵,又是神枪手,见小缨领了新枪,自己仍然背着旧枪,心中很不服气。在打靶测验中,玉成的成绩反而落在小缨的后面。他不从思想上找原因却埋怨枪旧,一心要换新枪。其实是他自从被评为神枪手后,思想产生骄傲情绪,既不练功,也不擦枪。看到妹妹领了新枪,就想把老枪丢掉。爷爷和妈妈向他讲述了旧枪的来历,这支枪是玉成的父亲从敌人手里缴来的。解放前,玉成的父亲从敌人手里夺过这杆枪,带领全村民兵,保卫家乡。但在一次掩护大家撤退时,他负伤被俘,却把这杆枪藏了起来。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英勇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后来,这杆枪又传到了爷爷手里,爷爷用它剿匪反霸,斗地主,保卫胜利果实。枪上洒着父亲的鲜血,刻着“牢记阶级仇”的标记。如今这杆枪传到玉成手中,他竟要把这祖传的枪扔掉,爷爷和妈妈都很痛心。玉成听了枪的故事后悔恨不已,重新接受了这杆祖传的枪。他决心苦练基本功,紧握手中枪,坚决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花为媒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284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变为舞台剧,后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这出剧目拍成电影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剧情简介:王少安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诉衷情,并赠罗帕定终身。李月娥走后,王母托媒人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来到张家,张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双全,一说便妥,但王俊卿心爱表姐月娥,不允张家亲事,并忧虑成疾。王母又托阮妈到李家说亲,月娥与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则说王俊卿轻狂,不懂礼教,顽固拒婚。王俊卿闻知与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爱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妈献计去张家花园相亲,以为王俊卿亲眼看见张五可的才貌后便会答应,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贾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张家花园相亲。张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见贾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顿时雪化冰消,并赠红玫瑰,私订终身。贾俊英将张五可私赠的红玫瑰转送表兄,倍加赞美张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并将红玫瑰扔在地上。阮妈又向王母献策,先将张家小姐娶来,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张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应允,于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万分。李母溺爱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采纳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李月娥送到王家与王俊卿拜堂成亲。王俊卿以为新娘是张五可,拒不拜堂。当他听说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顿时心花怒放,疾病痊愈。待张五可的花轿前来,他们早已拜完花堂。张五可闻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闯进洞房,质问王俊卿。阮妈见状,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际,突然发现贾俊英,随即将他拖入洞房,于是真相大白,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
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18
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是建国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该剧通过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几段戏的串连,将这个民间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表现得了淋漓尽致,是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1955年5月27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法国巴黎明星电影院公映。这是在法国公映的第一部新中国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正在逐渐发展。该片1957年4月在文化部举行了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授奖大会上,荣获舞台艺术片类的唯一金奖、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剧情简介:浙江余杭人氏梁山伯,自幼与寡母相依为命,适逢土地竞标大赛,梁母望其夺得标售权,筹得赴书院经费。山伯夺标后,却因心善而将标旗让出。梁母只有变卖玉替供山伯上书院。上虞县首富祝公远,其子祝威不求上进,被书院夫子逐回,妹妹英台聪灵敏慧,一心向学,为得父母首肯,英台用计称病,再改扮郎中来祝家看诊,公远夫妇竟未识破,因而答应英台女扮男装前去求学。祝英台和她的侍女银心,都女扮男装,向杭州出发了。半路上,祝英台遇见了一位书生,叫梁山伯。他带着他的书童四九,也是到杭州去念书的。二人交谈,非常投机,于是就在草桥亭上结拜为兄弟,一同上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了三年,感情非常好。祝英台爱上了梁山伯,但梁山伯始终不知道她是个女子。祝英台的父亲因为想念女儿,来信叫女儿回家。祝英台临走的时候,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她的师母,并请师母替她做媒,师母答允了她的要求。在梁山伯送祝英台的途中,祝英台不断地借物比喻,暗示自己是个女子。但忠厚淳朴的梁山伯,一直没有领会她的用意。最后祝英台只得假说她有个九妹,品貌和她相像,愿意替梁山伯做媒,嫁给梁山伯。梁山伯接受了她的好意,祝英台临别时,再三叮嘱梁山伯,要他尽快地去迎娶。某一个夜晚,梁山伯正一个人静静地在书房里想念着他的同学的时候,师母突然来把祝英台托她做媒的事告诉了梁山伯。梁山伯这才明白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而她在长亭亲口许婚给他的九妹,正是祝英台自己,这使梁山伯高兴得不得了。他立刻赶到祝家去求婚。沿路上一草一木都引起了他甜蜜的回忆。他责备自己太糊涂,辜负了祝英台在分别时的一片深情。但是,这纯洁的爱情却遭到了横暴的摧残。原来祝英台回家后,祝员外就把她许配给了马太守的儿子马文才,虽然祝英台表示不愿意,祝员外也从银心口中知道祝英台与梁山伯相爱以及在长亭许婚的事,可是,这都不能改变祝员外的主张。梁山伯兴冲冲地赶到祝家,可是他俩的婚事不能成功了。见面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悲愤。临别时,二人立下了“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成双对”的誓言。梁山伯忧郁成疾,回家不久就病死了。祝英台知道梁山伯死去的噩耗,伤心极了,更坚定了她以身殉情的决心。当她被父亲逼着出嫁的时候,她提出了一定要到梁山伯墓前祭墓,否则宁死也不上花轿的要求。祝员外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当花轿路过胡桥镇梁山伯墓前时,祝英台出轿,扶碑痛哭。突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在雷电交加中,坟墓裂开了,祝英台跳入坟墓里去。顷刻之间,风也停了,雨也住了,天空又晴朗起来。这时,梁山伯与祝英台已化成一对美丽的蝴蝶,在鲜花丛中自由地飞舞着,他们永不分离。
秦香莲电影
课件数量:2
浏览量:162
剧情简介:陈世美中了状元,又当了驸马。原妻秦香莲带领子女入京寻夫,陈世美不认,反使家将韩琪追杀母子灭口。秦香莲哭告实情,韩琪自刎于三官堂。秦香莲到包拯处控告,包拯设计召来陈世美,与秦香莲对质。陈世美自以为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欲铡之。太后、皇姑前来劝阻,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
三笑电影
课件数量:1
浏览量:167
越剧电影《三笑》于1964年出品,该片由李萍倩执导,陈思思、向群、王宝铿、苏秦、梁衡、裘萍等领衔主演。本片故事是根据民间传说“唐伯虎点秋香”改编的,并配有曲调优美的江浙小调。播映之初在全国风靡一时,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少都爱看,似乎超越了审美观念和趣味,受到一致称赞。该片是首部彩色阔银幕影片,是越剧小生向群的首部电影作品,是“长城三公主”之一陈思思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作品,凭借该片陈思思也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三笑》80年代引进内地更形成万人空巷轰动效应,红遍大江南北,创下四亿两千万票房收入记录。1969年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剧情简介:唐伯虎在苏州一寺院内邂逅华太师府艳婢秋香,惊为天人。虎尾随不舍,状甚疯麻,香三笑留情。虎为亲近佳人伪装穷人,改名康宣,混入太师府当书童,才华深受太师赏识,赐名华安。香早慕虎名,虎向香表露身份,香不信,更戏弄虎。虎无计可施,幸得好友祝枝山授以妙计。虎谎称山有意聘他作西宾,允他选一婢女为妻。太师为挽留虎,准他在众婢女中选妻。虎得偿所愿,娶得美人,夜潜出相府,与香远走苏州。
14/43页,共426条数据 « < 11 12 13 14 15 > »
沪ICP备05052049-1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385号
联系电话:021-25653284